“全生命周期”的概念正成为科创界的热词。记者近期在东中西部多地调研发现,科创类企业在种子期、初创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均呈现出不同特点,需要金融机构围绕企业“全生命周期”设计适用不同阶段的产品和服务。而传统银行将固定产品销售给对应客户的服务模式,在面对科创类企业蓬勃发展之势时已明显“不太匹配”,部分企业难解融资之“渴”。

  记者调研了解到,一方面,传统银行的信贷业务,看重企业过去的业绩和当前的现金流,在授信评级体系中财务指标权重较高。而科创企业前期投入高、不确定性强,且往往不具备可抵押资产、财务报表亏损,导致银行对其进行资金投入时相对审慎。

  另一方面,传统银行对科创企业的技术路线、发展前景、潜在风险等方面的研判能力有待提升。大部分银行没有相应的人员对企业进行持续跟踪调查,对企业的筛选及扶持力度的鉴别能力不足,双方合作难度进一步加大。

  成渝地区一家股份制银行行长坦言:“科创企业高投入、高风险,事实上并不适合银行做,因为按照现有管理体系要求,我们要对不良贷款进行有效控制。”

  金融与科技创新紧密相联,没有金融资本投入,科技研发成果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。那么,满足科创企业“特殊”的融资需求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什么关系?答案是,因为大多数科创企业都是民营企业。统计显示,民营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,贡献了70%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,在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中占比超过80%。

  不少民营企业家认为,科创金融不能只在企业成长后期“分一杯羹”,也要勇闯企业初创期的“无人区”。尤其传统的银行体系需要提升服务,在投早、投小等方面作出新的尝试,国家政策也要进一步支持和引导。

  “投贷联动”是传统银行体系探索服务科创企业的重要途径之一。记者调研了解到,越来越多的银行尝试“投行+商行”模式,通过股、债、贷一体化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,覆盖科创企业“全生命周期”。

  比如,在企业初创期,银行通过具有投资功能的子公司进行投资孵化;在企业成长期,配合银行信贷投放的“催化剂”和“连接器”,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。

  传统银行体系之外,适合科创企业的股权投资更受企业欢迎。科创企业是一个“坡”很长,但“雪”不一定厚的赛道,这就需要长期资金、“耐心”资本深耕细作。股权投资主要面向成长性高的科创企业,看重企业未来的成长性和收益,具有高风险、长周期、高回报的特点。

 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“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”相关工作时,明确提出“鼓励发展创业投资、股权投资”。

  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工具,不仅能为早期企业提供资金支持,更有着成熟的投后管理体系,帮助企业开展业务、获取客户、开拓市场,从而实现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。

  可以预见,要打通创新孵化“最先一公里”和企业上市“最后一公里”,各类型金融机构还必须形成合力。

  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11月联合印发《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》,提出要从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出发,着力畅通信贷、债券、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。

  在长三角地区,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已对科创企业的需求做出定制化服务,取得不错的成效。比如,今年2月,围绕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长三角协同优势产业基金二期正式成立,两期合计总认缴规模超过140亿元;浙商银行上海分行联合财通证券上海分公司等机构,在启迪漕河泾科技园、海尔智谷落地上海市首批金融顾问工作室;科创板通过首发上市、并购重组、再融资等资本运作,为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创新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……

  健全银行和资本市场协同支持科创企业的机制也是路径之一。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正协调整合政府、银行、证券、保险、股权投资机构等资源,推动创建上海科创金融联盟,加快形成以股权投资为主、“股贷债保”联动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,为初创期、成长期科创企业提供多元化、接力式金融服务。

  显然,科创金融不是一行、一机构、一部门的事,只有突破单一金融机构服务产品局限,形成专业力量联动,构筑优势互补、协同合作、分工合理、风险共担的“全生命周期”金融生态,才能行稳致远。